一、10-20腦電系統(tǒng)
10-20系統(tǒng)電極放置法是國際臨床神經(jīng)電生理聯(lián)盟(IFCN)1999年被首次提出,后改良應(yīng)用于臨床,是國際公認(rèn)的描述頭皮電極基礎(chǔ)位置的方法。該系統(tǒng)是基于電極位置和大腦皮層下區(qū)域之間的關(guān)系設(shè)定。數(shù)字“10”和“20”指的是相鄰電極之間的距離是頭骨前后或左右總距離的10%或20%??梢园凑杖缦虏襟E來進(jìn)行電極的定位:
1. 前后矢狀線:
從鼻根(Nasion)至枕外隆凸(Inion)的取一連線,在此線上,由前至后標(biāo)出5個點,依次命名為:額極中點(Fpz )、額中點(Fz)、中央點(Cz)、頂點(Pz)、枕點(Oz)。額極中點至鼻根的距離和枕點至枕外粗隆的距離各占此連線全長的10%,其余各點均以此連線全長的20%相隔。
2. 橫位:
從左耳前點(耳屏前顴弓根凹陷處,LPA)通過中央點至右耳前點(RPA)取一連線,在此連線的左右兩側(cè)對稱標(biāo)出左顳中(T3)、右顳中(T4)、左中央(C3)、右中央(C4)。T3、T4點與耳前點的距離各占此線全長的10%,其余各點(包括Cz點)均以此連線全長的20%相隔。
3. 側(cè)位:
從Fpz 點向后通過T3、T4點至枕點分別取左右側(cè)連線,在左右側(cè)連線上由前至后對稱地標(biāo)出左額極(Fp1 )、右額極(Fp2 )、左前顳(F7)、右前顳(F8)、左后顳(T5)、右后顳(T6)、左枕(O1)、右枕(O2)各點。Fp1 、Fp2 點至額極中點(Fpz )的距離與O1、O2點至Oz點的距離各占此連線全長的10%,其余各點(包括T3、T4)均以此連線全長的20%相隔。
4. 其他
其余的左額(F3)、右額(F4)點分別位于Fp1 、Fp2 與C3、C4點的中間;左頂(P3)、右頂(P4)點分別位于C3、C4與O1、O2點的中間。
二、10-10腦電系統(tǒng)
10-10腦電系統(tǒng)是在10-20基礎(chǔ)上改進(jìn)增加電極位置點,以便更多覆蓋功能腦區(qū)及更精準(zhǔn)定位而推出??梢园凑杖缦虏襟E來進(jìn)行電極的定位:
1. 找出四個標(biāo)志點 鼻根(nasion,Nz),枕外隆凸(inion,Iz),左側(cè)(LPA)和右側(cè)(RPA)耳前凹;Nz—Iz連線和LPA—RPA連線的交點即為Cz點。
2. Nz—Iz連線按照全長的10%的距離區(qū)分,從前向后電極依次為:Fpz、AFz、 Fz、FCz、Cz、CPz、Pz、 POz、Oz。
3. LPA—RPA連線按照全長10%的距離區(qū)分,從左向右依次為:T7、 C5、C3、C1、Cz、C2、C4、C6、T8。
4. Fpz—T7—Oz連線,按照10%的距離區(qū)分,從前向后依次為:Fp1、AF7、F7、FT7、 T7、TP7、 P7、PO7、O1;同樣,在右側(cè)可確定電極為:Fp2、AF8、F8、FT8、 T8、 TP8、P8、 PO8、 O2。
5. TP7-CPz-TP8連線,TP7-CPz距離對半分,可以確定CP3的位置,同樣原理最終可以確定這一連線上相應(yīng)的電極位置,即從左到右電極依次為:TP7-CP5-CP3-CP1-CPz-CP2-CP4-CP6-TP8。
6. 以此類推,對于T7-Cz-T8連線,F(xiàn)T7-FCz-FT8連線,P7-Pz-P8連線,AF7-AFz-AF8連線,PO7-POz-PO8連線,也可確定相應(yīng)的電極位置。
數(shù)字代表的意義:左腦單數(shù),右腦雙數(shù);
代表字母的意義:
F:額葉(Frontal lobe)
Fp:前額葉(Frontal poles)
T:顳葉(Temporal lobes)
O:枕葉(Occipital lobes)
P:頂葉(Parietal lobes)
C:中心部(Central) 或感覺運動皮層(sensorimotorcortex)
Z:零點(zero)即左右腦中心
上一篇:腦機接口放大器的性能要求
下一篇:腦電圖EEG怎么檢查
冠隆醫(yī)療專注生物電傳感技術(shù),為生物醫(yī)學(xué)、神經(jīng)科學(xué)、運動科學(xué)、心理學(xué)、人機互聯(lián)、感知和意識等領(lǐng)域提供可靠的產(chǎn)品與解決方案。